不用外出打工,不用在外辛苦奔波,只要爬爬山,每天就有几百上千元的收入。
不用出去打工,既不影响种地,又增加了收入。这原本是农民的一个梦想。现在成为了现实。
山上有冬虫夏草的消息一夜之间传开了,大伙都上山挖冬虫夏草。村里的这座山有海拔800米左右,距离小村有20多里路。整个村有300多号人,只要能爬山的,都去挖冬虫夏草了。
挖冬虫夏草可是个技术活,要有耐心,如果不是很细心,那么有可能把冬虫夏草弄坏了,再就是动作要快,随着技术越来越熟练,一天挣五六百元钱都不是问题。你想挖冬虫夏草首先寻草,在青藏高原5-7月份的冬虫草产区,寻找冬虫草一定要把腰弯下来,或者趴在地上仔细观察要(早晨易找,中午难找),只要发现一条一般附近还能找到更多,在最密的地方1平方米可发现2-5条之多。挖冬虫草是细致而耐心的活,**使用小铁棍、或专用挖草小锄刨挖冬虫草,在距离子座周围1寸左右开挖,太近或太远都容易挖断它,更不能用手直接拨,挖好后记住把原草回填,以减少对植被的破坏。一般我们汉人很难上山,高原反应严重,我在哪里适应了半个月后才能慢慢上山。
据了解,2011年11月份,冬虫夏草的价格有所回落,一千克(2000根左右)的市场价为195000元左右,亚香棒虫草的虫体比较肥大,与冬虫夏草又最为形似,所以有很大一部分亚香棒虫草被当做冬虫夏草来卖。
冬虫夏草回收网表示,虽然亚香棒虫草与冬虫夏草乍看上去区别不大,但仔细观察还是有迹可循:
冬虫夏草虫体形如蚕,长3-5cm,直径0.3-0.8cm;表面深黄色至黄棕色,有明显的环纹20-30个,近头部的环纹较细,头部红棕色,足8对,中 部4对较明显;质脆易折断,断面略平坦,淡黄白色,中间有暗棕色“V”字型字样。子座细长圆柱形,长4-7cm,直径0.3cm,表面深棕色至棕褐色,有 细纵皱纹,上部稍膨大;质柔韧,断面类白色。气微腥,味微苦。
而亚香棒虫草其形状类似冬虫夏草,但无“v”字型结构。子座单生或有分枝,长5-8cm,柄多弯曲,黑色,有纵皱或棱,上部光滑,下部有细绒毛;子实体头部短圆柱形,长1.2cm,茶褐色。质柔韧,断面外层黑褐色,中间类白色,气腥,味微苦。
仔细对比还可发现,冬虫夏草色泽单一,而亚香棒虫草的虫体上能发现一些白斑。此外借助放大镜可发现,两者的草体上都会有颗粒状的突起,但冬虫夏草草体的顶端不会有胞体,亚香棒虫草的胞体一直会延续到顶端。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ttcncpjyw.com/foshan/131.html